屋面漏水,該算防水還是土建的“鍋”?分5種情況講清楚!
屋面漏水了,是防水沒做好,還是土建有問題?其實得分情況討論:
1. 防水層出問題,防水責任大
如果漏水是因為防水層老化、破損,或者防水材料質量差、施工不規范,比如用了劣質涂料,沒做密封處理,那就是防水的責任。防水層是屋面的“雨衣”,它出問題,雨水就容易滲進來。
2. 土建結構有毛病,土建得背鍋
如果漏水是因為土建結構有問題,比如地基沉降導致屋面板開裂,混凝土質量差出現裂縫,或者屋面板和支撐結構連接不牢,那就是土建的責任。土建是房子的“骨架”,不結實的話,防水層再厚也頂不住。
3. 設計不合理,設計方有責
如果漏水是因為設計不當,比如排水坡度不夠,水落口周圍積水,或者防水層沒和墻面、女兒墻連起來,留下滲漏隱患,那設計方也得承擔責任。設計是房子的“藍圖”,設計不好,后面怎么修都麻煩。
4. 維護不到位,物業或業主有責
如果漏水是因為后期維護不當,比如檐溝、落水口被垃圾堵住,排水不暢,或者物業沒及時檢查清理,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,那物業或業主就得負責。維護是房子的“保養”,不保養的話,再新的房子也會出問題。
5. 人為因素導致,鄰居得擔責
如果漏水是因為樓上鄰居裝修或使用不當,比如拆了承重墻,破壞了防水層,或者空調、煙機打孔沒做好防水,那責任就得由鄰居承擔。人為因素是房子的“意外”,雖然難預料,但責任得分明。
總之,屋面漏水別急著怪防水或土建,得找專業的人來看看,找出具體原因,再確定是誰的責任。該修的修,該賠的賠,合理合法解決問題!